陕高教宣办〔2014〕36号
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持续推动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省委高教工委委托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组织开展了第12届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论文评奖活动。本次活动对56所高校选送的264篇论文进行评审。经组织专家认真评审,119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论文9篇,二等奖论文37篇,三等奖论文73篇(名单详见附件)。
本次获奖论文代表着我省高校两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向及水平,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还有部分论文仍然存在空泛化、无新意等问题。希望各校继续采取措施,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升研究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服务大局。
附件:第12届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论文评奖名单
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办公室
2014年9月25日
附件
第12届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学校 |
一等奖(9篇) | |||
1 | 中国梦的文化属性与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 | 崔华华翟中杰 | 西北工业大学 |
2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创新研究 | 张晓燕 | 陕西师范大学 |
3 | 西部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特殊性的调查与研究────以西部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调查为例 | 王永智 | 西北大学 |
4 |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中国文化基因分析 | 赖雄麟 | 西安科技大学 |
5 | 延安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郝琦张志强 | 延安大学 |
6 | 近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走向及其历史效应 | 李武装 | 西安工程大学 |
7 | 高校德育结构类型的价值向度与构成 | 刘志侃 | 陕西理工学院 |
8 | 人性观照下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李龙强 | 商洛学院 |
9 | “中国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 张永缜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二等奖(37篇) | |||
1 | 高校学生党员精神动力的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 | 孟建芳 | 西安交通大学 |
2 | 论“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学的构建 | 范高社 | 西安交通大学 |
3 | 基于媒介现实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研究 | 张楠 | 西安交通大学 |
4 |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路径探究 | 张丽何玉杰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 | 高校思政课课堂兴趣点设计研究及实践 | 郭洪水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6 | 网络舆论新格局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与实践 | 高巍巍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7 | 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认同与价值创获研究 | 李晔 | 陕西师范大学 |
8 | “基础”课“问题情境体验式”复合教学法探讨 | 高雁 | 长安大学 |
9 |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及持久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 刘丹王飞王翀 | 长安大学 |
10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生命态度影响因素研究 | 李雪飞 | 长安大学 |
11 | 抗逆力视角下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及干预路径探析 | 同雪莉 | 西北大学 |
12 | 抗战时期西北联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启示 | 魏宁 | 西北大学 |
13 |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观察 | 孙六平 | 西安理工大学 |
14 | 思想政治教育宏微观体系的范畴研究 | 鲁杰 | 陕西科技大学 |
15 | 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 | 白清平 | 陕西科技大学 |
16 | 大学生对当代社会思潮的认知与判断及其对策研究 | 张铭鈡 | 西安科技大学 |
17 | 道德教育的可教性到底源自何处 ────对“新性善论”引发的学术论争的神经伦理学思考 | 王敬艳 | 西安石油大学 |
18 | 生命化德育的内涵与教育体系 | 贺彩艳王东维 | 延安大学 |
19 |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文艺育德思想 | 王东维韩瑜 | 延安大学 |
20 | 传媒视野下研究生道德教育 | 孟燕 | 西安工业大学 |
21 | 研究型教学理念下“概论”课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完善 | 吴家虎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22 | 契合与融入:“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张洋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23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点研究 | 李毅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24 | 微公益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影响研究 | 张兰君 | 西安邮电大学 |
25 | “期待视野”下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以西安音乐学院“基础”课教改为例 | 史晓眉谢宝利王凤霞 | 西安音乐学院 |
26 | 大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及其规避策略 | 黄存良 | 陕西理工学院 |
27 | 从神圣到现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众化探索 | 李战奎 | 陕西理工学院 |
28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竞合型”教学团队建设方略探论 | 何振鹏 | 宝鸡文理学院 |
29 | “中国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发展 | 郭锋航 | 宝鸡文理学院 |
30 | 消费主义思潮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探析 | 师娅 | 咸阳师范学院 |
31 | 以渭华照金精神育青年人才 | 马忠智 | 渭南师范学院 |
32 | 教育本真的探寻与复位────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 | 武晓婕 | 商洛学院 |
33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的双向互动 | 鲁艳玲 | 西安航空学院 |
34 | 在陕藏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与经验 | 徐万发 | 西藏民族学院 |
35 | 走出信任危机认知陷阱的契机及其路径 | 宁殿霞 | 西安翻译学院 |
36 | 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发展 | 李海峰 | 西安外事学院 |
37 | 从大学生暴力事件看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 赵国峰 | 西京学院 |
三等奖(73篇) | |||
1 | 增强高校辅导员网络时代的舆情应对能力及策略 | 陈永华 | 西安交通大学 |
2 | 研究生思想状态、学业科研、时间监控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吴文媛 | 西安交通大学 |
3 |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 | 叶明魏小平 | 西安交通大学 |
4 | 大学生理想与社会期望间张力的分析 | 郑冬芳张振梁晶晶 | 西安交通大学 |
5 | “后喻文化”场域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权的弥散 | 杨冰郁 | 西北工业大学 |
6 |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成性甄选与引领 | 武婉珍 | 西北工业大学 |
7 | 优秀民俗文化对大学生“三观”教育的补充效能及应用路径 | 李泽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8 |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具备的四个功能 | 陈卓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9 |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我见 | 吕卫东闫德忠 姜转红刘玉峰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有效引导校园舆论────运用网络新媒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强建周高巍巍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1 | 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不可忽视────基于陕西部分高校的调查 | 高杨刘建伟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2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机制的构建 | 程霞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3 | 行业特色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吴秀霞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4 | 论大学德育效力的反思与重构 | 杨光日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5 | 传播学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路径研究 | 贾举 | 陕西师范大学 |
16 |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 郭康凌 | 陕西师范大学 |
17 |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在自洽性建构 | 高扬 | 陕西师范大学 |
18 | 消费主义境遇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探析 | 姚崇 | 陕西师范大学 |
19 | “革命理想高于天”────浅议“基础课”教学如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宁馨 | 陕西师范大学 |
20 |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行为范式及教育引导 | 牟朝丽 | 陕西师范大学 |
21 | 论导师与研究生情感共同体的构建 | 武永江 | 长安大学 |
22 |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主体性文化教化模式建构研究 | 王立洲 | 长安大学 |
23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 徐静 | 长安大学 |
24 |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 刘飞刘景钱 | 西北大学 |
25 | 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基于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 伍小东 | 西北大学 |
26 | 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实证研究 | 张晓艳 | 西安理工大学 |
27 |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强化措施研究 | 尚大军 | 西安理工大学 |
28 | 对高校辅导员2+3模式的思考 | 易可可 | 西安理工大学 |
29 | 构建导师和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耦合机制 | 刘佰龙王玉洁李林赵福才姚红红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30 | 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营造载体探析 | 文涛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3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整体性研究 | 周春芳王萍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32 |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究 | 郭艳英 | 西安石油大学 |
33 | 以党建工作促进校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 郭俊仓 | 西安工业大学 |
34 | 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对策与方法 | 杨力 | 西安工业大学 |
35 | 提升“三个自信”在高校大学生思想认同的路径探析 | 张敏王志刚 | 西安工程大学 |
36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善美维度────“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 闫仕杰 | 西安工程大学 |
37 | 传播学理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运用 | 郑兴刚 | 西安工程大学 |
38 |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研究 | 王颖段恒春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39 | 从社会视角思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光明 | 西北政法大学 |
40 | 大学生生态公民身份的建构────关于高校“原理”课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 何小勇 | 西北政法大学 |
41 | 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 | 刘珂 | 西安邮电大学 |
42 | 浅析“寓教于乐”在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 谢宝利史晓眉 王凤霞肖剑 | 西安音乐学院 |
43 | 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谢拓沈宝莲 | 西安美术学院 |
44 | 论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视角 | 曹芳沈宝莲 | 西安美术学院 |
45 | 认知生命价值,增强生存智慧,培养生活信仰────探索体育院校德育的新模式 | 王鑫 | 西安体育学院 |
46 | 真、善、美、维度下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及对思政教育的启示研究 | 韦雅莉 | 西安体育学院 |
47 | 中国梦视域下中医院校贯彻“三进入”之途径研究 | 严建会 | 陕西中医学院 |
48 | 高等中医药院校实施杏林文化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 李隽董正华李亚军 | 陕西中医学院 |
49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高校的数据统计 | 钱晓萍 | 西安文理学院 |
50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探析 | 田红娟 | 西安文理学院 |
51 | “屌丝心态”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刍议 | 贺文华 | 西安文理学院 |
52 | 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一些思考────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 | 罗玉兰 | 宝鸡文理学院 |
53 | 论构建和谐校园实践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 马会芳 | 宝鸡文理学院 |
54 | 道德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与抑制作用研究 | 韦文学王变茹 | 渭南师范学院 |
55 | 大学生违法犯罪预防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 屈琦 | 渭南师范学院 |
56 | 浅析如何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 马宇飞 | 榆林学院 |
57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 刘波 | 西安航空学院 |
58 |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S省11所高校的调查 | 王锦东苏华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59 | 联系西藏实际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 王勇 | 西藏民族学院 |
60 |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及路径 | 曹水群张大卫 | 西藏民族学院 |
61 | 民办高校“两课”教学改革探讨 | 简爱 | 西安培华学院 |
62 |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环境与体系 | 郭宪 | 西安外事学院 |
63 | 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思考 | 王庆英 | 西安外事学院 |
64 | 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 | 杨蕾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
65 | 消费异化视域下学生人格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 杨建云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
66 | 高校学生自伤害纠纷优先选择社会化化解机制的传播效应透视 | 蒋涛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
67 | 关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 杨笑琪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
68 |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性研究 | 李保峰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69 | 网络文化视域中思政教育出路的探微 | 张立保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7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模式探析 | 王文波 |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71 | 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两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孙莹娟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
72 | 高职思政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 董永哲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
73 | 提高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情感素养探究 | 吴雪会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