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3年9月6日下午15点在3号教学楼242会议室召开导师授聘仪式暨导师见面会。会议由院长任静主持,教学院长杨建云及全体教师参加。
宣读名单,同心促成长
会议第一项,由杨建云院长宣读结对名单。本次成功组建16对师带徒队伍。她提出,此次工作的展开,是加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一环。作为导师,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以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以及丰富的经验,为青年教师做好榜样。作为徒弟,常怀谦卑之心,求知若渴,听取意见,认真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宣读相关文件
会议第二项,由王丹主任解读导师制等相关文件。王主任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这三个方面为广大教职工详细直观的解读了我院落实“导师制”的行动方案。
导师代表发言
展海燕主任作为导师代表在会上寄语青年教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帮带”既是方式和方法,更是氛围和风气。我们期待通过这个项目,“传”出智慧,“帮”出成长,“带”出文化,使青年教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青蓝代表发言
郭柏洋老师代表新入职教师发言。郭老师说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站稳讲台的丰富知识储备,更要有站好讲台的高尚品德情操,要怀有一颗事业心、责任心和上进心迎接教师这份神圣光荣的职业。
颁发聘书
仪式上,任静院长为导师们颁授了聘书,并合影留念。
最后,任静院长强调,青年教师导师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青年学者导师制通过精心遴选政治可靠、理论清醒、学风优良、学养深厚的资深学者担任导师,对新入院青年学者开展为期2年的指导培养,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科研业务能力,扣好学术生涯第一粒“扣子”,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青年教学及科研人才队伍,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