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暨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汇报会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9月10日9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分批次组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总结汇报全面梳理和展示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院长任静、教学院长杨建云进行指导。

汇报会上,25支实践团队围绕思想政治理论引领与服务地方发展两大主线,就深入基层、乡村和社区的调研内容与实践成效进行了系统汇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学生团队关注“渭水绿脉”生态保护,深入铜川“光谷”调研产业转型,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在非遗传承领域,从袁家村民俗文化到凤翔泥塑、藤编技艺、陈炉药陶等传统工艺,青年学子助力文化焕新,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在乡村振兴一线,实践队聚焦木耳、猕猴桃、荞麦、樱桃等特色产业,总结“千万工程”引领下的乡村共富经验;在城市社区与基层治理方面,学生团队参与社区文化营造、老旧厂区更新,积极探索治理新路径;在法治宣传与红色教育中,广泛开展普法活动、养老服务与红色基因传承实践,彰显思政教育的现实温度与育人实效。随后,任院长结合实践过程与成果材料进行点评,就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式、调研方法、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本次总结汇报为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也为今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学院将继续完善“行走的思政课”长效机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