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年学子探寻乡村振兴密码的热情。2025年7月7日至7月12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甜甜老师带领的“拥抱白村”实践队抵达陕西省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围绕“两区同建”模式下的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展开深度调研,探寻乡村振兴的“白村密码”。

聚焦白村村史馆,探寻发展新动力
首日,队员们通过参观村史馆系统梳理白村的发展脉络。白村从传统农耕社会逐步探索出以“两区同建”为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产业升级、治理优化与文化赓续。工作人员李主任详细阐述了白村发展历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尤其在资金筹措与产业规划方面。首日活动让队员深刻体悟到乡村发展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也更加坚定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
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探访白村党史馆,实践队深刻领悟了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馆内陈列的历史资料与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党在不同时期的奋斗征程,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伟力。白村的振兴实践印证了党的理论指导与政策支持的关键作用。在政府扶持下,白村将党的理论精髓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蹚出了一条特色发展新路。

走进农村居住社区,感受“两区同建”成果
实践队实地考察“两区同建”的丰硕成果。白村通过整合四个分散村落,在500亩土地上建起现代化社区,别墅群与多层住宅错落有致,幼儿园、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便捷高效的“15分钟生活圈”。
白村农业产业园规模初具,形成了以樱桃、苹果、葡萄等特色水果为支柱、反季节蔬果为补充的多元化种植体系。园区借助现代化智能大棚、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种植,并精心打造“白村甜樱桃”等品牌,依托电商平台和农超对接拓宽销路。同时,依托产业融合带动有力促进村民增收和青年返乡创业。
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系统梳理了白村从传统农耕走向现代化振兴的发展轨迹,更深刻理解了其以“两区同建”为核心的创新实践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从党史馆的红色印记到“周周喜相逢”的邻里欢歌,党的理论指导与组织优势始终是白村发展的“定盘星”和“发动机”。新时代,实践队成员将以青春之智与实干之力,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让青春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绚丽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