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和美社区治理实践调研团赴江林新城社区调研纪实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202577-11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军虎老师携8名护理学专业同学前往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江林新城社区开展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Day1:精准启程·锚定方向

 

   77日,团队与社区书记、工作人员召开实践启动会。基于前期调研,聚焦“1+N+X”养老服务模式,将8+1名队员分为A(老幼服务组)、B(社区支持组),明确安全规范与任务分工。物资清单中的血压仪、适老化评估表,预示本次调研的专业深度。


 

Day2:模式溯源·联动解码

 

   78日,全体参访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了解养老服务模式,主任展示“医养结合”同时了解到:社区签约医生覆盖率达100%。队员现场联络,社区书记、志愿者、第三方机构,为多元主体协作机制提供实证。

 

Day3:代际共融·安全筑基

 

   79日上午,A组参与公益便民集市,协助义诊团队为41位老人测量血压,同步收集智慧养老设备使用反馈;B组组织儿童书画活动,引导绘制“我家的长辈”主题作品。下午新增实践:全体队员分组执行老年人与儿童“一对一深度访谈”,记录代际需求差异;社区安全巡逻,排查适老化设施隐患(如楼道照明、防滑路径、消防设施),标注3处待改进点。

 

Day4:痛点攻坚·机制验证

 

   710日上午,全体调研并探讨养老服务可持续模式;下午随访社工入户,记录高龄老人服务匹配流程。关键发现:心理慰藉服务存在供需偏差,建议扩充社区需求评估维度。

 

Day5:成果转化·长效共生

   711日,团队召开总结召开模式研讨会,社区书记、社工、老人及学生代表共议三大挑战:资源持续性、数字鸿沟、专业人才;会议根据“1+N+X”服务优化,为后续开展“高校社区养老实践”提供支撑,确立季度跟踪评估机制。同时现场展示了老人对于社区服务的愿景,成为最动人的实践注脚。

 


   当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社区温度,用专业解码养老密码,1+N+X”不再仅是理论模型——它是义诊台前俯身测量的专注,是安全巡逻中标注隐患的细致,更是代际访谈里那双紧握老人与儿童的手。青春与银龄在此共鸣,织就中国式养老的希望经纬。